无论是康有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还是卢梭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体现了近代人对于平等的渴望与追求。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的社会正不断地向着平等与公正的方向迈进。经历了近2000年封建文化的“洗礼”,中国在平等的理念与实践上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加上城乡的二元对立,更是使中国的歧视无孔不入,特别是就业中的性别、年龄、身高、相貌、地域等歧视更是广为社会所关注。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就业歧视依然是我们求职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吗?我们的求职者依然为就业歧视而感到困惑和烦闷吗?我们的雇主依然无法抛弃那些传统的不平等标准吗?
1、整体就业环境日趋好转,但就业歧视依然存在
随着国家对于就业环境的重视以及雇主对于自身雇主品牌的建设,中国的整体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中。一方面,国家领导部门加大政策改革力度,为广大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提供有效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企业改变传统观念,引入科学的人力资源考核及管理方法,使国内招聘及管理体制与世界接轨,大大提高了招聘水平与管理效率。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业以及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整体就业环境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就业歧视方面,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25.9%的企业表示在工作性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比较在意应聘者的性别、年龄、相貌、地域等方面,同时有11.2%的人表示完全不在意。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仍然有62.9%的企业选择了一般在意。可见,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尽管没有再把诸如相貌、身高、年龄、性别等作为硬性的招聘标准,但是在面试官心中它们却还是一把挥之不去的尺子,也许在最后难以抉择的时候,这把尺子就把一些人无情地PK掉了。与此同时,在对于求职者是否遇到过就业歧视的调查中,有74%的求职者都明确表示遇到过就业歧视,可见这一现象依然存在,我们的就业环境依然有待改善。
参考数据:在工作性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企业对应聘者性别、年龄、相貌、地域等方面的考核态度
考核态度 |
百分比 |
比较在意 |
25.9% |
一般 |
62.9% |
不在意 |
11.2% |
|
参考数据:就业者是否遇到过就业歧视
是否遇到过就业歧视 |
百分比 |
有 |
74% |
没有 |
26% |
|
|
2、年龄、相貌、性别、地域、经验、学历学校……求职路上无法逾越的冰山
自己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却因“先天不足”被企业拒之门外,真是欲哭无泪呀。在我们调查的遇到过就业歧视的求职者中分别遭遇过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形体相貌歧视、地域歧视以及经验、学校等其他方面的歧视。而对于企业的调查也同时体现,在企业中以上各种歧视的确存在,并且有51.4%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有过曾经因为性别、年龄、相貌、地域等方面的原因拒绝应聘者的经历,并且他们中74.6%的人都表示不会将拒绝原因告知应聘者本人。可见,在今天就业歧视正逐步从显性转变为隐性,这对于应聘者来说或许是更可怕的,因为对于大部分应聘者来说这回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参考数据:企业在个人情况方面在意的方面与应聘者实际遭遇的就业歧视
方面
|
企业 |
应聘者 |
性别 |
18.4% |
29% |
年龄 |
50% |
12% |
相貌 |
31.6% |
14% |
地域 |
18.4% |
25% |
其他 |
|
20% |
|
参考数据:企业是否有过因为上述原因的拒绝经历
是否有过拒绝经历 |
百分比 |
有
|
51.4% |
是否把原因
告诉应聘者本人 |
百分比 |
会 |
25.4% |
不会 |
74.6% |
否 |
48.6% |
|
|
3、想当半边天,同志仍需努力
在对于应聘者的调查中,性别歧视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达到了29%,可见传统中的女性就业相对困难,在今天依然挥之不去。2005年3月,智联招聘与新浪网联合就“进入2005职场男女是否平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性别革命尚未成功,不平等依然存在”。在“女性在职场能否感受到男女平等”的调查中,38.69%的参加者认为女性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认可,而女性遇到的阻力也与职位等级成正比;20.63%的参与者表示男女不平等现象在低端和中端职位不明显,而高端职位的收入男女差距太大;明确表示男女同工不同酬的占8.86%;还有15.50%的人觉得女性结婚和有了孩子后,不能专心工作,发展上不如男性是自然的;只有16.32%的人坚信只要自己上进,就没有太大差别。可见,女性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认可。在此次调查中,还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在毕业时遇到的性别歧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女大学生在毕业时是否感到就业性别歧视”的调查中,认为没有感觉到,求职很顺利的只有5.59%;认为女性必须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的却有28.90%;承认的确存在的有32.75%,当然能感到且为此很痛苦的是20.40%;也有12.35%的调查参与者肯定女性有自身的优势,在求职中具备有利的一面。另外,2005年3月2日北京举办了一场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该招聘会只允许中华女子学院的毕业生、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注册女大学生会员参加。如果这是一场男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必然会引起各界的口诛笔伐,然而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的举办无奈默认了她们在求职路上所遇到的歧视。
参考数据
|
4、年龄——一道无法填平的鸿沟
在对求职者的调查中,年龄是发生比例最低的一种就业歧视,毕竟我们的网上调查者中以应届毕业生和职场新人为主,他们还未曾体会到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然而在对于企业的调查中,有50%的被调查企业都表示在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中更在意求职者的年龄。由于职位的特殊性,对于年龄有一定的要求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如设计、策划等岗位更是需要创造力、活力与激情的注入,而一般性的工作岗位也过分强调年龄就实在令人不解了。我们知道在很多国家,明令禁止在招聘中对年龄做出限制,然而中国在这点上与国际的差距还相当大。在此前一个关于IT男性的调查中,居然发现35岁对于IT男士同样是一道坎儿,很多人自此放弃了人生的理想与追求。男性尚且如此,那些大龄女性求职者就更是在年龄面前倍感困难了。
5、相貌体形——心中永远的痛
被年龄拒绝还可以怪自己年轻时没有努力,而因为相貌体形被企业而拒绝的真是欲哭无门呀,难道回去找爸妈评理?除了一些对形体与相貌有特殊要求的企业把身高相貌要求白纸黑字地写在招聘启事里以外,很多企业也把此作为一个潜在标准,这就使很多相貌平平的人才因此而失去了一次大好的机会,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求职者的悲哀还是用人单位的悲哀呀。
6、地域——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歧视
由于中国的城乡差别与户籍制度,长期以来使地域也成为了就业歧视中的重要一项。在就业者看来,地域歧视是仅次与性别歧视的第二大歧视,专家分析这主要是户口所在地给就业者带来的苦恼所致。但是,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地域歧视的问题正在慢慢得到改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应届毕业生户口不限,也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信号。我们相信,中国的户籍制度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彻底改变的。
7、不了解相关法规,打掉牙也只好往肚里咽
在对就业者关于是否了解就业歧视的相关法规的问题中,72%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不了解。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一道关于“如果遇到就业歧视,你会怎么办?”的问题中,有73%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无奈,继续找别的单位”也就不难解释了。由于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当求职者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也只能自认倒霉了,甚至很多求职者由于多次因就业歧视问题而被拒绝产生了自卑心理,对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感到迷惘。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于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建设,并大力宣传相关法规,使求职者能够拥有保护自己的武器,改变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弱者地位,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维护自己的权利。
参考数据
是否了解关于就业歧视的相关法规 |
百分比 |
了解 |
28% |
不了解 |
72% |
|
参考数据:如果遇到就业歧视会怎么办
|
百分比 |
无奈,继续找别的单位 |
73% |
跟对方申辩 |
18% |
向有关部门反映 |
6% |
起诉维权 |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