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场新发现--联合调查报告
 
——联合调查报告
 
   
 
您敢给领导提意见吗?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处理好与同事、与老板的关系对于职场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讨论过与同事的关系、与老板的关系以后,东方时空与智联招聘还专门针对职场人是否敢给自己的领导提出意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职场人敢于向领导提意见。

一、到底有多少人敢给老板提意见
  一个公司是否有开放的提出建议与意见的系统体现了一个公司的民主与平等程度。在2005年年度雇主调查中,很多优秀的雇主都为员工提供了提出意见的机会和平台。很多公司每个月都有一天,员工可以直接和“大老板”对话,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公司献计献策。在此次调查中,且先不管公司是否为员工提供了这样的通道,就来看看当自己与领导意见不一样的时候,有多少人敢对领导说“不”呢?事实证明,大部分人还是敢说的,尽管不是每次都说,但是还是会在觉得需要的时候说出自己的意见的,只有12%的被调查者是从来不会说的。


  从企业性质上来看,三资企业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单位,这与三资企业开放的文化与宽松的环境有很大关系。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三资企业在制度完善、上下级关系以及企业文化上都走在了前面。

二、到底会如何向领导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呢
  对于选择会向领导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近90%的那些调查者们来说,他们会选择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呢?选择私下和领导面谈或电话沟通的最多,占了被调查者的近七成之多。另外,也有两成被调查者选择了当面提出。智联专家认为,到底应该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向领导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会议中、讨论中或者与领导的直接对话中,还是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的意见的,但是要注意提出的方式,应该相对温和,而不是把老板一下子全部否定。更多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多让大家发言的机会,如果自己冒失地站出来直接反对领导的意见,难免会让领导有“下不来台”的感觉,即使好的建议领导也听不进耳朵里了。此时,可以选择私下再找机会与领导沟通。由于现代通讯手段的发达,现在还可以选择电子邮件、短信能方式,但是这种纯文字无声音的东西,难免因为一个措辞不当引起对方的误读,因而更多的人选择私下面谈或电话沟通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不同性质的单位来说,在选择表达方式的时候也略有不同。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更愿意选择私下与老板面谈或电话沟通,在这项选择上明显高于民营和三资企业;而民营和三资企业在选择当众提出和用短信、邮件沟通上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



  在年龄上,30岁也可以算是一道分水岭。30岁之前比较有冲劲,因而选择当众向领导提出的高于30岁以上的,另外,年轻人也更愿意选择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因而30岁以下选择用短信和邮件沟通的也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而30岁以上的职场人经过岁月的磨砺,更加成熟、稳重和理性,因而选择私下与领导当面或电话沟通的更多一些。


三、不是我不想说,说了也没啥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那一成多从不给领导提意见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做,调查中特别对他们提出了如果不说是为什么的问题。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选择不说是因为觉得说了也没用,又何必费那时间反而招得领导不高兴呢?当然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出于怕事的心理,怕提了意见以后领导对自己有看法给自己“小鞋”穿。还有近5%的人倒不怕领导觉得自己怎么样,而是怕来自于同事的看法,怕同事觉得自己是想出风头。



  在不同的企业性质中,不给领导提意见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最突出的一个区别就是外资企业因为说了没用而不提意见的比例相当高,达到了近90%。而国有企业因为怕同事觉得自己出风头的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单位,且比总体平均值高出不少。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则对老板的看法比较担心,选择怕老板对自己有看法的要高出其他三种企业性质的单位。


四、有多少人希望和老板称兄道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板的赏识?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老板“打得火热”可以称兄道弟呢?事实上,真正希望能够和老板关系较为密切的仅为两成,剩余的八成可以再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希望和老板保持纯工作关系、不搀杂任何私人交往,还有一半是希望能够和老板除了工作关系以外,多少有一些个人交往,但是仅此而已,大可不必成为亲密朋友。

  在不同的企业性质中,职员希望与老板的关系与总体区别不大,只是在某些方面略有差异。比如,在保持纯工作关系上,来自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选择稍高一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前面的一系列调查中都显示外资企业相对开放、平等,但是在与老板的关系中,真正希望跟老板“称兄道弟”的却是各不同性质单位中最少的,可见,外资企业的“工”“私”还是分明的,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的平等、开放、宽松源于企业文化而非个人关系。

  从收入上来看,呈现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中间收入的职场人与老板的关系要比两端收入的职场人与老板的关系“平淡”得多。在保持白色纯工作关系中,最少的是万元以上的,仅为27.3%、其次是800元以下的为35.1%。而在希望为红色的可以称兄道弟的关系中,最高的是万元以上,达到了29.5%,其次是800元以下,达到了28.6%。

参考数据:收入与希望老板关系的交互分析
收入
白色
灰色
红色
800以下
35.10%
36.30%
28.60%
800-1499
40.50%
36.50%
23.00%
1500-2499
40.20%
40.10%
19.70%
2500-3999
40.70%
42.00%
17.30%
4000-4999
41.00%
38.50%
20.50%
5000-7999
35.70%
45.40%
18.90%
8000-9999
39.50%
44.70%
15.80%
10000以上
27.30%
43.20%
29.50%

  不同行业在希望自己与老板的关系上,还是有较大差异的。那些平时接触不多、主要是工作接触的行业选择白色纯工作关系的较多,而那些平时有更多接触,特别是工作外接触的行业则希望“称兄道弟”的选择较多。唯一比较特殊的是行政/文秘行业,此行业中明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更倾向于白色关系,另一部分人较倾向于红色关系,因而在白色与红色选择中此行业都进入了前三名。调查显示,选择白色关系最多的行业是人力资源、医疗、行政/文秘。特别是人力资源,选择白色关系的超过了半数。选择红色关系最多的行业是物流运输、服务行业和行政/文秘。具体数据如下:

白色
灰色
红色
营销
34.10%
43.90%
22.00%
行政/文秘
44.30%
31.60%
24.10%
金融、财务
43.00%
35.90%
21.10%
人力资源
50.90%
39.10%
10.00%
IT
34.80%
42.00%
23.20%
咨询
33.30%
47.60%
19.00%
媒体
36.50%
39.60%
24.00%
物流运输
35.80%
34.30%
29.90%
家电
30.30%
48.50%
21.20%
建筑、房地产
41.40%
39.90%
18.70%
教师、培训
42.50%
41.20%
16.40%
医疗
47.40%
39.10%
13.50%
公务员
33.80%
42.60%
23.50%
服务行业
35.80%
39.00%
25.10%

  关于与老板的关系、是否应该向老板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处理与老板的关系一直是职场人困惑的问题之一。很多人说与老板的关系最好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此话不无道理。职员毕竟与老板的立场不同,因而一定的距离还是必要的。但是在工作中沟通也是必需的,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才可能更有效地推进工作。建立除工作外的一些私人关系将会使沟通更加顺畅,因而把握好与老板交往的“度”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