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果实——记台州路桥蓝天小学支教

本文精选自《Volunteer·求职》读者投稿,作者为易水萧风。

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 ——题记

今天,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实践历程,看看我们洒下的汗水,看看我们留下的脚印,看看我们得到的实践成果,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这一路,不管累也好、热也好、难也好、易也好,毕竟,我们一起坚守,一起走过。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心中承载着一份紧张与激动。走出象牙塔的我们要在用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度过这个暑假。经历一会实践的考验,一次社会的洗礼。台州路桥,一个原本陌生的地方,因为这个夏天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

镜头一:闷热的教室,求知的眼神

从小就想当老师的我,这一次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站在三尺讲台,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苦与甜。现在想起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一个个镜头定格在我的脑海:三年级的课最难上,他们年纪小,上课比较自由,给他们上课时,常常一节课下来喉咙就哑了;四年级,人最少,但是班里有个调皮的学生,不过只要制服了他就可以好好上课了;五年级是这次人数最多,男生最多的班级,早读的时候他们班的声音是最响的,原本以为会不好管,不过大概因为年龄大一点,懂事得多,讲道理还是会听。这群孩子,便是我们这次实践的主旋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牵挂。记得第一次给三年级上作文课时,有个小女孩,不肯写作文,低着头在画画,下课后,却把她画了一节课的画送给了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心里是甜甜的。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天刚到学校,就有前几年来上过课的学生围着恬恬、任佳,聊着去年的老师,去年的事情,还有喜极而泣的孩子抱着任佳不肯放。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份感情的付出,是心灵的交付。不用去形容台州七月的炎热,即使待在教室,头顶有吊扇无力的旋转着,但汗还是不住的往下流,小朋友们在这样教室一待就是一天。上课的时候,每当我感到疲倦时,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我都会精神一振,他们知道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一个星期很短暂,我们能做的也是有限的,但忽略那些灰色地带,我们尽全力给的爱是无限的。我们这次只待一个星期,转眼我们与孩子们的分别就在眼前。小朋友,你送给老师的多啦A梦,老师会珍藏着;小朋友,你提出的问题老师还在思考,等有了答案就告诉你;小朋友,你告诉老师的秘密,老师不会告诉别人;小朋友们,大联欢时你们唱的歌我都印刻在我心里……也许很久以后,我还会想起,2009年的夏天与蓝天下的花朵们共同拥有过的美好。

镜头二:路桥的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人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的实践除了在蓝天小学支教,还有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我们的研究能力。由于我们的课题是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调查,我们的问卷就集中在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结束一天的支教,白天的疲惫还没褪去,我们又开始新的征程。120份问卷,路桥的文化广场,电力公司后面的街道,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遭遇过白眼,接受过怀疑的盘问,受到过不近人情的驱赶……但也有好心的阿姨,给我们递过水;也有热情的叔叔拿着问卷让他的工友去做;也有……我们感受着,冷暖自知。我想,这也是暑期社会实践最锻炼人的地方吧,让我们接触真正的社会,从象牙塔中走出,培养我们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们,我们用高质量的120份问卷证明我们是最棒的团队。

镜头三:坚持梦想的我们,行走在追求的路上

我是团队的新闻联络员,用相机记录着这个星期发生的点点滴滴,快门按下的刹那,是我们无悔青春的见证:作为队长的任佳是最辛苦的,常常要跑来跑去统筹全局,最温馨的场面是大联欢时,一群五年级的小朋友和她合唱《宁夏》时的场景,那时的她也是个孩子;吕珏是财务管理员,对于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却想尽办法让我们的午餐更丰富,为了方便记账,还自创了欠条;朱梦雯,五年级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的问卷达人,有一回,她一人拿了20份问卷,很快就做完了,而其他人才做了几份,真不愧于这个称号;朱泉,我们团队中的两男生之一,负责我们的安全,我们都安全返回,毋庸置疑,他做得很棒;杜晓梦,谦逊的姑娘,常常坐在角落,默默的给小朋友辅导功课;施昳,我的相机记录下了她充满母性的样子,她用心的在关爱小朋友们;曹晨筱,当地联络员,有回做问卷,那位叔叔不想做,她就用家乡话和叔叔交流,大概叔叔觉得很亲切,就认真的完成了一份问卷;黄道省,就是那第二位男生了,尽管平常看不出,但是他关键时刻的短信,还是让我们对他感激万分;郭恬恬,第四年来到路桥,坚持她的梦想,恬恬姐一路对我们的照顾不用多说,我们还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道理。感谢一路上我们在一起,一起面对挫折,一起分享喜悦,2009年的夏天,因为这群伙伴的陪伴,而显得更有意义。

感动无处不在,让爱洒满蓝天。

 

[返回目录]